听说“俄乌要无条件停火30天”的协议快敲定了,这打了3年多的仗,总算是快看到头了。
永久停火能否真正实现,这事儿还真难说。毕竟,战争这玩意儿一旦启动起来,就得有个结果,不然的话,没有哪一方能达成自己的战略小目标,那长久的和平也就是个空想。
今天,咱们来聊聊俄乌冲突这事儿,看看各方里头,究竟是谁实现了他们的战略目标。
首先,咱们先把乌克兰放一边,这场冲突的根子在乌克兰,乌克兰人被美西方视作削弱俄罗斯的棋子。现在,乌克兰连征兵年龄都降到了17岁,可以说,这一代年轻人几乎都被卷进去了。
乌克兰原本有机会在两大力量间巧妙平衡,但泽连斯基过于看重那些已被美西方左右的民意,结果他的政策偏向了西方,甚至把“要加入欧盟和北约”的事情写进了国家的根本大法里。
泽连斯基在国内推行“远离俄罗斯”的风潮,搞得乌东四州和顿巴斯地区的老百姓被一些激进思想带着走,对俄罗斯采取了非常强硬的态度。这些做法,说白了,就是把乌克兰往火坑里推。
开战以后,泽连斯基干脆利索地把所有底牌都亮了出来,结果后面找西方要帮忙时,就只能靠卖惨求支援了!
现在得赶紧停战,乌东那四个州还有敖德萨,看来是守不住了。矿产啊、自然资源啊,一大半都让美国给捞走了。等仗打完了,重建家园还得花老鼻子钱,估摸着乌克兰未来的好几代人,都得被这笔国家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。
说到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事儿,美国总统特朗普、副总统万斯、国防部长海格塞斯,还有国务卿卢比奥,他们的立场出奇地一致,都觉得乌克兰不应该加入北约。
战争初起时,乌克兰还算是个能用的棋子,但现在看来,乌克兰也就只能成为餐桌上的一道菜了!
俄罗斯方面提出的停火要求包括乌克兰军队放下武器、对五块领土提出主张,并且乌克兰承诺永不加入北约。就眼下的形势来看,这些要求似乎不难达成,但这可不意味着俄罗斯就是最后的胜利者。
其实,在冲突刚开始的时候,俄罗斯的目标并不是这个。2022年2月24日,俄罗斯真正的打算是通过这次特别军事行动,快速拿下基辅,推翻乌克兰的政权,并且接手乌克兰军队的武器装备。
很明显,突袭安东诺夫机场没能成功,那个战略计划就泡汤了。之后呢,两边都赶紧派了大量军队过去,战争就这么越打越大了。
确实,战争这东西,两边都讨不着好,这话真是一点不假。根据一些不完全统计啊,俄罗斯那边的部队,在冲突里头,牺牲的战士超过了10万,还有40多万受了伤,除此之外,好多基础设施也都给打坏了。
除了战场上遭受的挫败,俄罗斯还过度消耗了自己的国家实力,在海外的资产也大幅缩水,这些资产在停火后能否收回还是个未知数。更糟糕的是,他们失去了在欧洲能源市场中的重要地位。
尽管俄罗斯占据了矿产资源丰厚的乌东四个地区,但他们原本设定的战略目标——即阻止乌克兰成为北约一员、削弱乌克兰的军力并消除对俄罗斯本土的威胁——却并未实现。
因此,在这场冲突里头,俄罗斯只能算是赢得挺艰难,或者说是取得了某种程度上的优势!
欧洲一开始就走了条急功近利的路。冲突刚开始那会儿,他们瞅见俄军不占上风,就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能一举把俄罗斯打趴下,消除东边的隐患,还能趁机分一杯羹,拿走俄罗斯的地盘和资源。于是,他们就豁出去了,全力支援乌克兰。
其实他们压根没懂清楚局势,战争刚开始那会儿,俄军处于下风,主要是因为俄罗斯一开始就想通过特定军事手段速战速决,而没有调动大批军队参与。
乌克兰的军队,受到国内民粹情绪的影响,再加上西方一直强调的“俄罗斯带来的危险”,变得相当活跃。特别是军事行动一开始,乌克兰的士兵们迅速被调动起来。因此,当他们面对俄罗斯先锋部队时,应对起来还算轻松自如。
俄罗斯看着乌克兰在战场上怎么打,就慢慢地调动军队。他们让当地的志愿者也加入战斗,还派出了瓦格纳军团。这一系列的策略,都是俄罗斯根据实际情况一步步做出的调整。
欧洲之前对俄军实力判断失误,一开始就冲昏了头脑,紧跟美国步伐,结果错失了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保持平衡的机会。
那时候,欧洲各国心里都盼着乌克兰能靠着美国和欧洲提供的军事支持,一下子把俄军给打败了。美国要是能吃到大块肉,欧洲就算只能分杯羹,也足够让那些贵族们过上200年的安稳日子了。
然而,当俄罗斯大批部队投入战场后,战争形势扭转了。尽管乌克兰得到了西方的军事援助,但在俄军的猛烈进攻下,他们还是逐渐失去了大片领土。
尽管欧洲把多年来积攒的资源都使上了,还是挡不住俄罗斯的步伐。因为制裁让俄罗斯没法再进口能源,经济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。
不少欧洲公司因为负担不起太高的费用,所以选择离开了。
从军事和政治的角度看,欧洲和俄罗斯现在是对头。说到停火这事儿,欧洲不但没法跟俄罗斯重归于好,就连战后分蛋糕的份儿都没捞到。
欧洲现在处境尴尬,被美国晾在一边,又跟俄罗斯闹僵,战略平衡没了,军事储备也快见底,连跟俄罗斯的能源合作都断了。到头来,感觉啥也没捞着,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美国看起来是捞到了一些好处,从头到尾都掌握着战略上的主导权。他们给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,简直是赚得盆满钵满。更绝的是,这些钱最后都变成了自家武器的销售款,简直就是钱从左口袋进右口袋的事儿。
另一方面,他们巧妙地让欧洲站到了俄罗斯的对立面,算是成功“绑住”了欧洲。这样一来,欧洲能源市场的大门就向他们敞开,而且价格还高出俄罗斯那边4倍之多,他们因此赚得个满满当当。
这些事儿让欧洲的经济变得不稳定,逼得一些欧洲公司跑到美国去,反过来助力美国搞再工业化,这算是美国又捞到了一好处。
可话说回来,从整体形势上讲,美国这是光顾着捡小便宜却吃了大亏。他们老觉得自己是全球规矩的制定者,结果拿“反对侵略”当幌子,反倒把冲突给搅和得更激烈了。
这个举动意味着美国得有能力战胜俄罗斯,或者让俄罗斯屈服。但实际情况是,俄罗斯非但没被打倒,反而越战越猛,甚至还差点把西方世界给拖下水。结果,特朗普赶紧出面,叫停了这一切。
这事儿挺让人琢磨不透,自己挑起来的争端,回头又去跟人家和好,还拉着人家一起坐下来吃饭。这么一来,美国之前给自己打造的形象全崩塌了。
尤其是,自己之前的那种震慑效果荡然无存。想当年,美国可是对俄罗斯指手画脚,说它“搅乱国际规矩”,可眼下,却又打算跟俄罗斯联手在乌克兰问题上分一杯羹。
大家现在瞧见的,就是美国好像没法继续稳坐世界老大这把交椅了,单边主义的路子快走不通了。接下来,欧盟、金砖国家、G20、上合组织这些力量都要站出来,一起推动世界往多极化方向发展。
因此,美国捞到了眼前的好处,但也给将来挖了个大坑!
在这次争斗里,谁都没捞到好处。有人觉得乌克兰最倒霉,但其实不然,最可怜的是人,是那些在战场上丢了命的,是没了亲人的,还有那些得背几十年债的。
#百家说史品书季#